醫保報銷新規定2024年最新政策
2024年醫保報銷新規定如下:
一、統一的醫保報銷比例。新規定實施后,醫保報銷比例將統一調整為80%,覆蓋的項目主要有住院費用、門診費用、藥品費用等。
二、增加住院報銷項目。新規定實施后,醫保機構將在住院報銷項目中增加大型設備檢查、醫療機構管理費用等內容,以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就醫權益。
三、加大藥品報銷比例。為更好地保障患者的用藥權益,新的規定將在藥品報銷比例上加大,報銷比例提高到90%,并且將藥品分為三類(慢性病藥物、常規藥品、抗感染藥品),按照不同類型設定不同的報銷比例。
四、加強報銷監管。新規定實施后,醫保機構將加強對報銷項目的監管,對任何不符合醫保報銷標準的報銷申請,將進行及時審核,并追究不負責任者的責任。
2024年醫保報銷新規定具體如下:
1、門診報銷。醫院看病若是小病小痛,一般產生較多的都是門診費用。那么職工醫保可以直接從自己個人賬戶余額中扣除門診費用,而居民醫保的門診費用今年規定累計超過200元的,就可以按照50%的比例進行報銷了,最高的支付限額為400元;
2、住院報銷。今年的住院起伏線有了新變化,規定為基層醫生200元、二類醫院400元、三類醫院800元。若參保人的住院費用在起付線以上,那么職工醫保的報銷比例就可以按照這幾類醫院的級別分為88%、85%和82%的比例來進行報銷,而居民醫保的報銷比例分別是80%、70%以及60%的比例來報銷,并且規定在同一個自然年度內,兩次(含兩次)以上的住院起付標準為首次起付標準的50%;
3、報銷條件。今年規定的報銷標準條件,是不包括以下這5項醫療費用的:
(1)在國外、港、澳以及臺地區就醫治療的;
(2)自己自殺、自殘的(除開精神病);
(3)交通、意外傷害、醫療等事故由其他方承擔醫療賠償責任的;
(4)因自身違法或犯罪等行為導致受傷或致病的;
(5)整容、減肥、不孕不育、性功能障礙等醫保規定不予支付的其他費用。
醫保結算程序具體如下:
1、住院及特殊病種門診治療的結算程序具體如下:
(1)定點醫療機構于每月10日前,將上月出院患者的費用結算單、住院結算單及有關資料報醫療保險經辦機構;
(2)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審核后,作為每月預撥及年終決算的依據;
(3)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每月預撥上月的住院及特殊病種門診治療的統籌費用;
(4)經認定患有特殊疾病的參保人員應到勞動保障部門指定的一家定點醫療機構就醫購藥,發生的醫藥費用直接記帳,即時結算。
2、急診結算程序:
(1)參保人員因急診搶救到市內非定點的醫療機構及異地醫療機構住院治療,發生的醫療費用,先由個人或單位墊付;
(2)急診搶救終結后,憑醫院急診病歷、檢查、化驗報告單、發票、詳細的醫療收費清單等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按規定辦理報銷手續。
3、異地安置人員結算程序:
(1)異地安置異地工作人員由其所在單位為其指定1-2所居住地定點醫療機構,并報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備案;
(2)異地安置異地工作人員患病在居住地定點醫療機構就診所發生的醫療費用,由本人或所在單位先行墊付,治療結束后,由所在單位持參保人員醫療證及病歷、有效費用票據、復式處方、住院費用清單等在規定日期到社會醫療保險經辦機構進行結算。
4、轉診轉院結算:
(1)參保人員因定點醫療機構條件所限或因專科疾病轉往其它醫療機構診斷治療的,需填寫轉診轉院審批表。由經治醫師提出轉診轉院理由,科主任提出轉診轉院意見,醫療機構醫保辦審核,分管院長簽字,報市醫保中心審批后,方可轉院;
(2)轉診轉院原則上先市內后市外、先省內后省外。市內轉診轉院規定在定點醫療機構間進行。市外轉診轉院須由本市三級以上定點醫療機構提出。
(3)參保人員轉診轉院后發生的醫療費用,由個人或單位先用現金墊付,醫療終結后,由參保人或其代理人持轉診轉院審批表、病歷證書、處方及有效單據,到醫保經辦機構報銷屬于統籌基金支付范圍的住院費用。
綜上所述,居民醫保的門診費用2023年規定累計超過200元的,就可以按照50%的比例進行報銷了,最高的支付限額為400元。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十七條
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退休后不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未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可以繳費至國家規定年限。
第二十八條
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準以及急診、搶救的醫療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支付。
醫保報銷流程詳細步驟
醫保報銷流程為:準備出院記錄、病歷、疾病診斷。同時,這些材料必須加蓋印章。出院后退房,不要丟失發票,醫保部門收到原件。返回當地后,攜帶好信息到醫保報銷部門報銷。數據交完后,只要確認基本信息正確無誤,報銷金額將在15個工作日內到達。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十五條
國家建立和完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行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相結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喪失勞動能力的殘疾人、低收入家庭六十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所需個人繳費部分,由政府給予補貼。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待遇標準按照國家規定執行。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退休后不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未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可以繳費至國家規定年限。
醫保報銷比例是多少?
國家醫保局下發了關于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其中明確了,針對在職職工和退休人員在內的全體職工醫保參保人員,醫保報銷支付比例為50%起步,并向退休人員適當傾斜。這也意味著常見病以及門診小病也將納入醫保統籌支付范圍。
1.門診報銷比例
到醫院進行門診、急診看病后,帶著收據醫療費單進行報銷,報銷的比例是50%。
2.住院報銷比例
目前一個年度內首次使用基本醫療保險支付時,無論是在職人員還是退休人員,起付金額都是1300元。
3.住院起付標準
三級含三級以上醫院:700元一年內多次住院起付依次為500元、400元、300元。
二級含二級專科醫院:600元一年內多次住院起付依次為400元、300元、200元。
一級含以下醫院:500元一年內多次住院起付依次為300元、200元、100元。
在起付線以上最高支付限額以下,甲類及普通診療費在職職工支付為85%
退休人員支付:90%。乙類藥品支付75%高精尖支付70%。
職工醫療保險慢病和特殊疾病、重大疾病,年度內起付標準為700元。甲類及普通診療支付80%,乙類為75%高精尖為70%。
職工醫保報銷流程
(一)當地醫保報銷流程
1.持患者醫保本和身份證辦理住院;
2.出院時,攜帶醫師開具診斷證明書,去門診收費處蓋章生效;住院通知單,住院押金條收據;身份證、醫保卡等材料:
3.然后到醫院收費結算處辦理報銷。
(二)異地醫保報銷流程
1.提前辦理轉診審批表和居住證明。
2.拿著醫保本、身份證、診斷證明書、住院通知單、住院押金條收據等,到收費結算處辦理出院手續。
3.辦完出院手續后,去該醫院醫保科要一份該醫院是醫保定點醫院的通知復印件和資格證書復印件一份
4.帶著所列的材料,去本地政務服務中心或者鎮(街道)醫保辦,辦理報銷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