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壞易燃易爆設備罪概念
破壞易燃易爆設備罪,是指故意破壞電力、燃氣或者其他易燃易爆設備,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這是一種以燃氣等易燃易爆設備為特定破壞對象的危害公共安全罪。
破壞易燃易爆設備罪構成要件
客體要件
本罪所侵犯的客體是屬于公共安全。犯罪對象是正在使用中的燃氣或其他易燃易爆設備。所謂燃氣設備,是指生產、儲存、輸送諸如煤氣、液化氣、石油氣、天燃氣等燃氣的各種機器或設施,包括制造系統的燃器發生裝置,如煤氣發生爐,凈化系統的燃氣凈化裝置,輸送系統的輸送設備如排送機器、輸送管道以及貯存設備如儲氣罐等。所謂其他易燃易爆設備,則是指除電力、燃氣設備以外的其他用于生產、貯存和輸送易燃易爆物質的設備,如石油、化工、炸藥方面的油井、油庫、貯油罐、石油輸送管道、液化石油罐、汽油加油站以及酒精、煤油、丙酮、炸藥、火藥等易燃易爆物品的生產、貯存、運送設備等。上述易燃易爆設備還必須正在使用中,如果沒有使用,如正在制造、運輸、安裝、架設或尚在庫存中,以及雖然已交付使用但正在檢修暫停使用的,對其進行破壞,不應構成本罪。構成犯罪的應根據破壞的方法等以他罪如放火罪、爆炸罪、故意毀壞財物罪等論處。
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使用各種方法破壞電力、燃氣或者其他易燃易爆設備,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
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即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均可構成。
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行為人明知其破壞易燃易爆設備的行為會發生危害公共安全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本罪的動機多種多樣,如出于貪財圖利、報復泄憤、嫁禍于人等。無論出自何種個人動機,均不影響定罪。
破壞易燃易爆設備罪認定
本罪與放火罪、爆炸罪的界限
破壞易燃易爆設備罪與放火罪、爆炸罪侵犯的客體都是公共安全,破壞易燃易爆設備罪行為人亦可采用放火、爆炸的手段破壞易燃易爆設備,往往也會導致火災、爆炸的嚴重后果。區分兩者的關鍵在于犯罪對象不同。破壞易燃易爆設備罪的犯罪對象僅限于正在使用中的易燃易爆設備;放火罪、爆炸罪的犯罪對象是一切公私財物。行為人采用放火、爆炸方法破壞易燃易爆設備,這是法條競合問題。按照特別法優于普通法的原則,應以破壞易燃易爆設備罪論處,而不能定放火罪或爆炸罪。
本罪與故意毀壞財物罪、盜竊罪等侵犯財產方面的犯罪的界限
確定某一破壞易燃易爆設備的行為是構成破壞易燃易爆設備罪還是構成侵犯財產方面的犯罪,主要看受破壞的易燃易爆設備是否處于正在使用中,破壞行為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也就是說,如果破壞正在使用中的易燃易爆設備,足以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已經造成嚴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則構成破壞易燃易爆設備罪。反之,如果行為人破壞的是非正在使用中的易燃易爆設備,因其不存在危害公共安全的可能性,因而不構成破壞易燃易爆設備罪;只是對財產所有權的侵犯,情節嚴重的,則構成侵犯財產方面的犯罪。如果是故意毀損非正在使用中的易燃易爆設備,情節嚴重的,應以故意毀壞財物罪論處;如果行為人采用盜竊方法破壞非正在使用中的易燃易爆設備,數額較大或者多次盜竊的,應以盜竊罪論處。
破壞易燃易爆設備罪立案標準
在實施盜竊油氣等行為過程中,采用切割、打孔、撬砸、拆卸、開關等手段破壞正在使用的油氣設備的,屬于刑法第一百一十八條規定的“破壞燃氣或者其他易燃易爆設備”的行為;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八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破壞易燃易爆設備罪量刑標準
依照本條和第119條的規定,犯破壞易燃易爆設備罪,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嚴重后果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刑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造成嚴重后果”,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第一款的規定定罪處罰:
(一)造成一人以上死亡、三人以上重傷或者十人以上輕傷的;
(二)造成井噴或者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的;
(三)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
(四)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
破壞易燃易爆設備罪司法解釋
[刑法條文]
第一百一十八條 破壞電力、燃氣或者其他易燃易爆設備,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九條第一款 破壞交通工具、交通設施、電力設備、 燃氣設備、易燃易爆設備,造成嚴重后果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 期徒刑或者死刑。
[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盜竊油氣、破壞油氣設備等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法釋〔2007〕3號
(2006年11月2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406次會議、2006年12月11日由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屆檢察委員會第66次會議通過,自2007年1月19日起施行)
為維護油氣的生產、運輸安全,依法懲治盜竊油氣、破壞油氣設備等犯罪,根據刑法有關規定,現就辦理這類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 在實施盜竊油氣等行為過程中,采用切割、打孔、撬砸、拆卸、開關等手段破壞正在使用的油氣設備的,屬于刑法第一百一十八條規定的“破壞燃氣或者其他易燃易爆設備”的行為;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八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二條 實施本解釋第一條規定的行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刑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造成嚴重后果”,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第一款的規定定罪處罰:
(一)造成一人以上死亡、三人以上重傷或者十人以上輕傷的;
(二)造成井噴或者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的;
(三)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
(四)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
第三條 盜竊油氣或者正在使用的油氣設備,構成犯罪,但未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定,以盜竊罪定罪處罰。
盜竊油氣,數額巨大但尚未運離現場的,以盜竊未遂定罪處罰。
為他人盜竊油氣而偷開油氣井、油氣管道等油氣設備閥門排放油氣或者提供其他幫助的,以盜竊罪的共犯定罪處罰。
第四條 盜竊油氣同時構成盜竊罪和破壞易燃易爆設備罪的,依照刑法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五條 明知是盜竊犯罪所得的油氣或者油氣設備,而予以窩藏、轉移、收購、加工、代為銷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飾、隱瞞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實施前款規定的犯罪行為,事前通謀的,以盜竊犯罪的共犯定罪處罰。
第六條 違反礦產資源法的規定,非法開采或者破壞性開采石油、天然氣資源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條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采礦、破壞性采礦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條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實施下列行為之一,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的規定,以濫用職權罪或者玩忽職守罪定罪處罰:
(一)超越職權范圍,批準發放石油、天然氣勘查、開采、加工、經營等許可證的;
(二)違反國家規定,給不符合法定條件的單位、個人發放石油、天然氣勘查、開采、加工、經營等許可證的;
(三)違反《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條例》等國家規定,在油氣設備安全保護范圍內批準建設項目的;
(四)對發現或者經舉報查實的未經依法批準、許可擅自從事石油、天然氣勘查、開采、加工、經營等違法活動不予查封、取締的。
第八條 本解釋所稱的“油氣”,是指石油、天然氣。其中,石油包括原油、成品油;天然氣包括煤層氣。
本解釋所稱“油氣設備”,是指用于石油、天然氣生產、儲存、運輸等易燃易爆設備。
上海煊律網
一站式法律咨詢律師服務平臺
提供:律師會見,取保候審,刑事辯護和刑事立案等刑事訴訟服務
提供:離婚糾紛,合同糾紛,勞動糾紛,債權債務,交通事故,公司經營,損害賠償等民事訴訟服務。
提供: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服務。
提供:各類法律文書,合同代寫服務。
我們還為需要幫助的人群提供法律援助服務。
全國法律咨詢熱線:400-9918829 ,18916469285 張律師